吳慧馨牧師成人主日學

2024-04-14
85:50
comments
No Rating

慧馨牧師加拉太查經3

🎵力行教會查經班-加拉太書3🎵
使用教材:台灣聖經公會研讀本-加拉太書

🎵加拉太書第3章
*支持論據(3:1-4:31)
保羅用六組論據闡述2:15-21的論點:
(1)加拉太人信主歷程(3:1-5);
(2)亞伯拉罕稱義例證(3:6-14);
(3)應許先於律法邏輯(3:15-18);
(4)律法確切角色(3:19-4:7);
(5)保羅對加拉太人的關切(4:8-20);
(6)夏甲與撒拉的類比(4:21-31)。

在本段落「你們」與「我們」;經文中出現的「你們」指加拉太教會中的信徒,成員以外邦人為主。「我們」應指如同保羅一樣有猶太教背景的信徒。在「我們」的段落中(3:10-14,23-25; 4:1-5),保羅以猶太基督信徒的身分,向外邦基督信徒闡述律法對猶太人的意義:律法帶來咒詛,律法也是基督未到前的監護人,但其監護的階段性任務在基督來到之後便告完成。律法的意義既是如此,外邦人歸主便無須先將自己置於律法的咒詛下,也無須經過律法監護的階段。

*訴諸經驗:加拉太人的信主歷程(3:1-5)
保羅首先訴諸加拉太人信主的歷程,他採用反詰的修辭手法提醒加拉太信徒:他們之所以經驗到聖靈,並非本於律法的行為,而是本於對所聽見福音信仰的信心(3:2)。保羅指出他們既靠「聖靈入門」,就不該靠「肉身成全」(3:3)。

*訴諸例證:亞伯拉罕的稱義(3:6-14)
保羅接著訴諸「亞伯拉罕信神...算為他的義」的例題:得救不在於有摩西之約所要求的律法的行為,使那些尊重律法的人,明白保羅的論點有其舊約根據。
亞伯拉罕因信被 神稱義,並蒙神賜下「使萬國(族)蒙福」的福音應許,為的是讓以信為本的人舆他一同得福(3:6.9);但以律法的行為為本的猶太人,卻會因為無法全然遵守律法的要求被咒詛(3:10-11a,12)。
為了讓在律法之下的猶太人脫離這咒詛,可如亞伯拉罕一樣,本於信得生,領受聖靈(3:14b對照3:11b),耶穌親自在十架上成為咒詛(3:13),來代替猶太人原要承受的咒詛。而基督耶穌在十架上的行動,同時也讓亞伯拉罕的福可以超越猶太人的藩籬,讓外邦人本於信得生(3:14a,對照3:11b)。

*訴諸邏輯:應許先於律法(3:15-18)
保羅指出約定是不可廢棄或加增的(3:15),應許為一種約定,不應該被後來的律法所廢棄(3:16-17),上帝賜給亞伯拉罕後裔產業,是憑應許而非律法(3:18)。

*提出解釋:律法的角色(3:19-4:7)
摩西之約的律法不能廢掉亞伯拉罕之約的應許,不僅是因為3:15-18所提,律法在時間上晚於應許,更是因為律法的角色的緣故。
保羅在3:19-25;4:1-5按羅馬家庭中常見的監護人的角色,指出律法如同猶太人的監護人,是因為過犯的存在而在應許之外增加的(3:19),其目的不是為了「叫人得生」(3:21),而是為了將猶太人如同孩童一般監管在律法之下(3:23;4:3),等候3:16所提的那位子孫一基督(3:24;4:4),以致當所應許的「信」(《和》作「因信得救的理」)來到時,所有信從基督的猶太人可以從律法下被贖出,成為 神的後裔(3:25;4:5)。
保羅在3:26-29;4:6-7則按羅馬社會常見以收養賦予繼承權的習慣。

3:26「都是 神的兒子」註釋
指出外邦基督信徒是藉著信,直接成為可以繼承產業的兒子(3:26.29;4:7),呼叫 神「阿爸!父!」(4:6)。
在希臘羅馬的文化中,只有法定的兒子方能擁有繼承權,合法婚姻所生的兒子,自然擁有法定後嗣的身分,但這身分可藉由合法收養取得。
保羅在此援用「合法收養」的想法,表達基督信徒藉着「信」,得以被 神收養,取得 神兒子的法定地位,因此能夠承受 神的產業。在此「兒子」為複數形,希臘羅馬的父權社會經常以男性的複數來稱呼全體,此處的「兒子(們)」亦為此一用法,用來泛指信了耶穌基督的人,應包含信主的女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py3eknwhk970873olb8p16l/comments
慧馨牧師與你一起讀經

2024-02-02
36:22
comments
No Rating

慧馨牧師加拉太查經1-2

🎵力行教會查經班-加拉太書1-2🎵
使用教材:台灣聖經公會研讀本-加拉太書

🎵加拉太書第1章
P.20
書信開頭1:1-5
本書信採用當時希臘羅馬書信寫作的習慣一開始先載明作者與收信人的名字,之後加上祝願。保羅強調自己的職分是直接從基督領受的,並非透過他人(1:1)。在其它保羅書信,通常是為收信人的感恩代禱或對上帝的頌讚,然本書信缺乏這些,似乎暗示保羅的忿怒與急切。

指出問題:沒有別的福音1:6-10
1:6指出收信人已離棄了保羅過去的教導。但保羅力陳「別的福音……不是福音」(1:6-7),「別的福音」都是外來的攪擾(1:7-8),他過去傳給他們的福音才是「基督的福音」。從 1:6-10還無從得知「別的福音」與保羅福音的差別,而分辨兩者的差別,為本書信接下來重要的主題之一。

保羅的自述-使徒職分與福音真理1:11-2:14
保羅的自述,分為三個部分
(1)從逼迫教會轉變成宣揚基督(1:11-24)
(2)在耶路撒冷為其他使徒所接納(2:1-10)
(3)在安提阿責備彼得(2:11-14)

加拉太人的迷惑
一方面回答其他人對保羅使徒職分的質疑,另一方面延續 1:8-9福音信息的內涵與實踐,比傳信息的人的身分地位更為關鍵。

🎵加拉太書第2章
P.28

傳福音受肯定2:1-10
保羅在此提到,他和巴拿巴訪問耶路撒冷時,他們的事奉與所傳的福音,也為雅各、彼得和約翰所肯定。

對彼得的責備2:11-14
保羅回想在安提阿對彼得的責備,本事件未載於使徒行傳中。保羅透過他與彼得衝突的例子指出,即使是使徒,若行為與福音的真理不合,也當受責備。因此,福音真理較他對手所高舉的使徒權柄更為關鍵。

提出論點:義藉基督的「信」而得2:15-21
保羅在本段提出的議題是全書論述的焦點:無論是猶太人或外邦人得以跟上帝和好,都是藉着「耶穌基督的『信』,不是依靠「律法的行為」。
基督信徒身分界定是藉由基督的信,而非律法的行為。保羅在 2:16-17反對「律法主義」,指出遵行律法並非得救的必要條件,他也在 2:19-21反對「約的循規主義」,指出基督信徒能持續被上帝算為義,也不是因為有律法條文所要求的行為。

2:16-17反對律法主義
16然而,我們知道,一個人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是藉著信耶穌基督,而不是靠遵行摩西的法律。我們也信了基督耶穌,為要因信基督而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不是靠遵行法律。因為沒有人能夠靠遵行法律而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17這樣,如果我們這些尋求因信基督得以跟上帝有合宜關係的人還跟外邦人一樣,都是罪人,這不等於說基督在支持罪嗎?絕對不是!

2:19-21反對「約的循規主義」
19就法律來說,我已經死了,是被法律處死的,為要使我能為上帝而活。我已經跟基督一同被釘在十字架上,20這樣,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自己,而是基督在我生命裏活著。我現在活著,是藉著信上帝的兒子而活;他愛我,為我捨命。21我不拒絕上帝的恩典。如果人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是藉著法律,那麼,基督不是白死了嗎?

活在上帝兒子的「信」中
保羅強調基督信徒是活在上帝兒子的「信」中(2:20-21)。
無論是得救,還是維繫人在救恩中的地位,倚靠的都是「耶穌基督的『信』」與「耶穌基督的十架」以及聖靈的工作。

*耶穌基督的「信」*
保羅書信中六次提到「耶穌基督的『信』」
因信基督:16世紀改教運動強調「惟獨信心」的影響,單單理解為「人對基督耶穌的信心」,將這些經文譯作「因信耶穌基督」、「因信基督」等。
保羅神學的主題-上帝的義 改教運動所強調的「惟獨信心」,僅應視為這個主題之下的一個重要子題。
耶穌基督的信-上帝透過基督的行動-重點應在於「上帝透過耶穌基督所展現的信實」或「耶穌基督所展現出的上帝的信實」,重點在於上帝透過基督的行動,而非人的回應。
🍁資料來源:聖經研讀本-加拉太書。台灣聖經公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py3eknwhk970873olb8p16l/comments
慧馨牧師與你一起讀經

2024-01-27
94:19
comments
No Rating

慧馨牧師加拉太查經導論

🎵力行教會查經班-加拉太書導論🎵
使用教材:台灣聖經公會研讀本-加拉太書

🎵加拉太書簡介
大綱
一、書信開頭(1:1-5)
二、指出問題:沒有別的福音(1:6-10)
三、保羅的自述:使徒職分與福音真理(1:11-2:14)
 1.從逼迫到宣揚(1:11-24)
 2.為使徒所接納(2:1-10)
 3.對彼得的責備(2:11-14)
四、提出論點:義藉基督的「信」而得(2:15-21)
五、支持論據(3:1-4:31)
 1.訴諸經驗:加拉太人的信主歷程(3:1-5)
 2.訴諸例證:亞伯拉罕的稱義(3:6-14)
 3.訴諸邏輯:應許先於律法(3:15-18)
 4.提出解釋:律法的角色(3:19-4:7)
 5.訴諸情感:保羅對加拉太人的關切(4:8-20)
 6.訴諸類比:夏甲與撒拉(4:21-31)
六、提出勸勉:生發仁愛的信心(5:1-6:10)
 1.自由帶來服事(5:1-15)
 2.結出聖靈的果子(5:16-26)
 3.擔當彼此的重擔(6:1-10)
七、結語(6:11-18)

🎵加拉太書概覽
主題:
「人稱義,不是本着律法的行為,而是藉着耶穌基督的『信』」。保羅在書信強調:(1)他的教導是從耶穌基督直接啟示而來(1:12);(2)他的使徒權柄是被眾使徒接納的(2:7-9)。透過與彼得衝突,即使是使徒,若行為與福音的真理不合,保羅也會當面抵擋(2:14)。
加拉太人受迷惑的癥結:何為福音真理,以及律法在福音中該扮演怎樣的角色。福音真理就是「人稱義是藉着耶穌基督的『信』,而非律法的行為」(2:15-21)。

保羅六個論據:
(1)加拉太人初信時的經驗非本於律法(3:1-5);
(2)亞伯拉罕之約是因亞伯拉罕「以信為本」(3:6-14);
(3)應許先於律法(3:15-18);
(4)律法角色為暫時託管(3:19-4:7);
(5)保羅與加拉太人的關係(4:8-20);
(6)信徒是蒙應許自由的兒女(4:21-31)。

作者:保羅(1:1)。
收信人與成書時間:保羅「寫信給加拉太的各教會」(1:2)加拉太有兩種可能的理解:南北加拉太書

*律法主義與約的循規主義
攪擾加拉太信徒的教導是所謂的「律法主義」,主張有「律法的行為」是得救的先決條件。約的循規主義,認為「律法的行為」並非得救的先決條件,得救所靠的是上帝的恩典(因上帝主動與人立約),但成為與上帝立約的子民後,必須有「律法的行為」(即遵守割禮、食物條例、安息日)才能持續擁有這救恩,遵守律法的目的是要藉此維繫他們在上帝約中的地位。
保羅認為都扭曲了福音的真理。保羅強調基督信徒是活在上帝兒子的「信」中,無論是得救,還是維繫人在救恩中的地位,倚靠的都是「耶穌基督的『信』」與「耶穌基督的十架」以及聖靈的工作。

*在歷史中產生的議題
主後20世紀二戰後,「死海古卷」的發現與耶穌時代猶太教的研究,促成今日再思改教運動對「律法主義」與「耶穌基督的『信』」的觀點。

**希臘羅馬的書信格式**
古代希臘羅馬的書信,包含書信開頭,本文與結尾。
保羅給教會書信通常包含上述格式,僅加拉太書在書信開頭後沒有感恩代禱,給個人書信中,提摩太前書與提多書亦無這個部分。

🍁資料來源:聖經研讀本-加拉太書。台灣聖經公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py3eknwhk970873olb8p16l/comments
慧馨牧師與你一起讀經

2024-01-27
67:05
comments
No Rating

慧馨牧師查經-聖經導論

🌺聖經導論
「聖經(Bible)」,意思就是「書」。整部新舊約全書,對以色列人、基督徒而言,都深具特別價值。
一、          名稱
自古以來,聖經有不同名稱。猶太人用「法律、先知,和聖卷」,即內容的三個重要部分來稱呼希伯來聖經(基督徒的舊約),有時則簡稱為「法律和先知」(太5:17)或單稱「法律」(約10:34)。耶穌說「摩西的法律、先知的書,和詩篇所敘述關於我的每一件事,都必須實現」(路24:44),就是這種用法。
「法律」包括前五卷書,因此也稱為「五經」。「先知」又分為「前先知書」和「後先知書」,前者包含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上下、列王紀上下,後者包含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十二小先知書。
希伯來聖經的最後一部分稱為「聖卷」,其他書眷屬之。詩篇是聖巷的第一卷,因此有時用它來代表聖卷這部分。
新約時代開始,基督徒即稱希伯來聖經(即舊約)為「聖經」或「經」。「經」最常用來指某段特定經文。用「舊約」和「新約」來指聖經主要的兩大部分。
「約」這個詞在此指上帝和他于民所立的約。「舊約」的「約」是上帝與以色列人所立的約;「新約」的「約」則指先知所宣布、由耶穌作中保的約。
二、          書卷順序
舊約書卷可分為三部分
(1)敘事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擻母耳記上下、列王紀上下、歷代志上下、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
(2)詩歌與智慧書:約伯記、詩篇、箴言、傳道書、雅歌。
(3)先知書: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以西結書、但以理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哈該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
新約的敘事書包含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使徒行傳等五卷,其他都是書信:羅馬書、哥林多前後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後書、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後書、約翰一、二、三書、猶大書、啟示錄(包含書信和異象)。
三、          形成
舊約所描述的是耶穌時代以前以色列人的宗教經驗﹔因此這些書卷反映出以色列人對獨一真神,這位宇宙的創造者的信仰。上帝以獨特的方式,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中啟示他自己﹔又以他自己的約、法律,和應許引導他們、改變他們,使他們成為一個藉真神信仰結合的民族。當以色列人遭擊敗、受凌辱時,上帝眷顧他們、煉淨他們,且不斷地要求他們要成聖、行公義、彼此相愛。以色列的歷史必須從這角度來理解,這種信仰反映在先知與智者的教導、個人與群體的禱詞,以及受靈感之詩人的思想上。
新約則是教會對耶穌基督立信仰的紀錄文獻。耶穌出生在大希律時期,周遊巴勒斯坦各地傳道行善,卻在猶太總督彼拉多的命令下被釘在十字架上。但他死後又復活,向那些他所揀選,要為他的拯救信息作見證的信徒顯現。教會經歷到死而復活的耶穌,又經歷到上帝差遣到各民族的聖靈,就在信心、盼望,與掙扎中不斷成長,這整個過程都收錄在新約的著作中。
聖經的形成歷經數百年。某一特定書卷究竟在哪個時間完稿,通常難以確定。許多紀錄和教導,在成書以前般都先經過數個世代的口傳時期。有時,同一卷書還牽涉到不同作者,而作者又引用聖經以外其他現成的資料。
四、          舊約導論
基督徒稱以色列人的聖經(即希伯來聖經)為舊約。舊約涵蓋39卷書,每一卷書的文學特徵、歷史細節,和神學意義都不盡相同。
舊約文學形式舊約是不同時期由許多不同的作者完成的一部作品集。從文學角度來看,這些作品可大致區分為散文和詩歌兩大類。
聖經學者把散文再分為下列幾類:
1.起源故事:描述整個世界、人類生命,以及諸多國家的起源(創1-11章)。
2.歷史敘事:以亞伯拉罕的故事為起首,記載有關以色列人的歷史。從創世記12章開始,一路延續到歷史書。其記述手法或聚焦於特定人物如亞伯拉罕、摩西,和大衛,或從以色列整體人民的角度出發。在這範圍如此寬廣的散文體中,也包含7幾類特定的文學形式,如族譜(代上1-9章)、以色列的族長故事(創12-50章)、敘事詩(出埃及記)、個人性故事(路得記)、官方文件(列王紀上下),以及為教導重要真理的敘述故事(約拿書)等等。
3.法律和規定:這些在出埃及記、利未記,和申命記中佔相當重要的篇幅。
詩歌可區下列幾類:
1.敬拜詩:這類詩歌用於敬拜場合,主要出現在詩篇。類似的文體亦出現在他處,例如耶利米哀歌。有關詩歌的各種文學類型,見詩篇簡介。
2.先知文學:雖然先知文學也包含一些散文體(如:賽36-39章、耶26-29章),但絕大部分仍是詩歌的形式。這些文本最主要的特徵在於先知所傳遞的信息,均奠基於上帝所賦予傳揚真理的獨特使命,先知對此有充分且完整的體認。
3.智慧文學:這是對日常生活的反思和教導,以短語呈現,順序不按內容呈現(例如箴言),但有時也處理更深廣、更多元的主題(例如傳道書和約伯記)。
舊約中的歷史書並非只呈現歷史事實,而是在凸顯歷史的意義。先知們總是想為以色列人記錄寶貴的信仰真理,智慧文學則聚焦於日常生活中的各個不同層面。
五、          作者與傳統
舊約裡部分書卷有載明特定作者。這種能夠辨識作者的書卷,比較能看出作者個人的印記,即他個人帶給該卷書的影響。很多先知書都具有這樣的特色。有些先知書也保留7與先知密切相關的其他人物的記載。
某些舊約文學呈現出以色列人古老的傳統。這些傳統雖曾因面臨新環境而做過一些調整,但透過細心保存,其重要性隨著世代相傳而延續下來。大部分的敘事體、敬拜禮儀,和智慧文學都屬於這個範疇。
六、          歷史與文化背景
以色列這個民族的形成是緩慢且漸進式的 ,它伴隨著南自埃及北到兩河流域,地中海東岸的其他古文明。早在公元前第十世紀之前,以色列人(當時稱為希伯來人)即出現在地中海東岸,但當時只是分散在各處的支族,直到大衛重建立王國,將耶路撒冷設為首都,他們才在政治上統一起來 。只是聖經以外,有關以色列早期歷史的資料很少,因此關於以色列人起源的細節,我們所知十分有眼。

🍁資料來源:聖經研讀本-聖經導論。台灣聖經公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py3eknwhk970873olb8p16l/comments
慧馨牧師與你一起讀經

2023-11-30
83:31
comments
No Rating

喜樂查經分享-腓立比書

🌺腓立比書:在患難中喜樂
金句:腓立比書4:6-7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內文
一、 保羅與腓立比教會
  腓立比教會是保羅在歐洲所建立的第一個教會。保羅見到馬其頓異象,就從特羅亞進入腓立比,自此從亞洲轉入歐洲。腓立比是羅馬帝國的殖民地,是羅馬駐防城,城中居民全具有羅馬公民權,以身為羅馬人為榮。保羅在此帶領賣紫布的呂底亞信主,當被關在腓立比監牢,帶領獄卒全家信主。在保羅傳福音中,唯獨接受腓立比教會的供給,彼此有著極深的情誼。
 腓立比書與以弗所書、歌羅西書、腓利門書同為監獄書信。
 腓立比書的主題就是患難中喜樂。保羅信中除了感謝腓立比教會的關懷,更勸勉他們當在主裡同心,以基督的心為心,將福音廣傳,即便在患難中仍然要喜樂。
在1章中,保羅為腓立比教會獻上感謝,即便在監獄中,依然為福音是否廣傳而擔憂,更表明自己只為基督而活。更要信徒們在面對迫害時,要有堅定的心智,彼此合一。

二、 在患難中喜樂
  保羅寫腓立比書最主要的動機是,他正要打發生病剛痊癒的以巴弗提回腓立比;以巴弗提曾經帶來腓立比教會給保羅的餽贈,保羅一方面寫信謝謝腓立比教會的關懷,一方面勸勉他們要在主裡同心。腓立比全書除了在2:5-11引用前人所寫的詩,提到基督的謙卑之外,沒有論到什麼教義性的問題,倒是一再地強調福音廣傳,提到他的喜樂,並且勸勉信徒要以基督的心為心、要防備那些妄自主張要受割禮的人。這就是腓立比書最主要的信息。
1.福音廣傳
 保羅以全部的生命來傳主的福音。對於腓立比教會從頭一天直到如今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保羅非常歡喜,不斷地替他們祈求(腓1:3-5)。保羅所受的捆鎖,實在是為了基督的緣故,讓更多的人因此得聽福音、相信福音,而且信心更加堅定(腓1:12-14)。福音並沒有因為保羅被囚而受限,相反地,福音更加廣傳。

2.患難中的喜樂
 保羅說他為腓立比教會禱告時是歡歡喜喜地祈求(1:4);而福音傳開了,他就歡喜又歡喜(1:18);即使他自己被澆奠作為信心的祭物,他也一樣充滿喜樂(2:17);腓立比教會的信徒所行一再地帶給保羅喜樂(4:1),如果他們都有一樣的心思和意念,沒有什麼結黨的事,那麼,保羅的喜樂就更加滿足了(2:2-3)。
 保羅自己在捆鎖患難中喜樂,他也不斷地勸勉信徒們要喜樂(腓1:25-26、2:18、3:1、4:4)。保羅遭遇這樣的艱難,還能夠喜樂,這樣的喜樂是靠主而得的(腓4:10)。
 在什麼情況之下,你沒辦法喜樂?要如何才能克服它而仍然能夠靠主喜樂?

3.以基督的心為心
 保羅勸勉腓立比教會的聖徒、監督和執事們要以基督的心為心。腓立比教會有許多熱心愛主的姊妹,雖然都曾經為了福音與保羅一同勞苦,彼此卻不能同心。
 要大家同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當大家都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時,才有可能彼此同心。保羅說,他體會基督耶穌的心腸,切切地想念他們(腓1:8);他在腓立比書2:5-8,以一首詩來說明耶穌的心腸:「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如果你得到一個職位,你會以為寶貴、緊抓不放嗎?如果你的看法與別人不同,你會極力堅持嗎?在教會或家庭中,你會為自己的權益極力爭取嗎?
 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信徒說,「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又說,「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上帝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2:3,14-15) 

 4.防備割禮者
 保羅提醒他們要防備那些作惡的、妄自行割禮的人。保羅說,「真受割禮的,乃是我們這以上帝的靈敬拜、在基督耶穌裏誇口、不靠著肉體的。」(腓3:3)猶太人那麼重視割禮,保羅提出「真割禮」,是從心裡領受割禮,在乎靈,不在乎儀文(羅2:29)。基督徒雖然肉體未受割禮,卻在耶穌基督裡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禮,就是脫去肉體情慾的割禮(西2:11)。
 申命記10:16「你們要將心裏的污穢除掉,不可再硬著頸項。」就是要從心裡受割禮。可惜歷代相傳,猶太人只重視外表的、肉體的割禮,反而忽略了內心真正的割禮。

三、 保羅與基督的關係
 保羅在腓立比書裡透露出許多他個人的心聲與基督的關係:從認識耶穌基督(腓3:8),得以在他裡面(腓3:9),到倚靠主、經歷各樣的大能(腓4:13)。
 保羅提他自己的出身,在認識耶穌基督以前,這些都是很寶貴、足以使他誇口的(腓3:2-6)。但是由於認識耶穌基督為至寶,相較之下,這些都不算什麼,甚至還有可能攔阻人來親近上帝,因此保羅將這些都當作有損的;他願意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3:7-9)。正如同耶穌所說天國的比喻;天國好像商人尋找好珠子,當他遇見一顆貴重的珠子時,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來買這顆珠子(太13:44-46)。要變賣一切所有的,一定要先認識這個寶貝或這顆珠子的價值才行;如果它真的值錢,相較之下,變賣一切就覺得很值得了。
 認識耶穌,也是這樣。真正認識主耶穌之寶貴的人,會發現他是至寶,如此,其他東西都可以放下了。「認識」在聖經裡有比較深的含意,約翰福音17:3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這是一種生命的交流,當一個人認識主耶穌基督的時候,他可以說就是在耶穌基督裡了,這時,他的生命經常被更新,基督在他身上愈來愈彰顯。 認識耶穌基督對你而言是至寶嗎?你願意拿什麼來與它交換?
 基於對主耶穌基督這樣深刻的認識,保羅才能夠說,他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因為他已經學會怎樣處卑賤,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2-13)保羅的秘訣就是認識主,在基督裡面,靠著主就能勝過這一切。這是針對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景況,保羅不但知道怎樣處理生活,就是在面臨生死抉擇時,他也一樣可以勝過。他情願離開世界與基督同在,但為了信徒的緣故,留在世上也是很重要的,因此他確信還會留在世上,「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1:20-21)。
 你對生與死的看法如何?面對死亡,你能夠坦然嗎?

 保羅強調能夠在耶穌基督裡,是靠著因信而得的義,不是靠自己行律法而得的義(腓3:9)。雖然能夠在基督裡不是靠自己努力得來,但是做基督徒並不是可以悠閒偷懶。因此他又說,「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3-14)

  最後保羅提醒腓立比的信徒,「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腓3:20)腓立比教會的人,一定和所有腓立比人一樣,以身為羅馬公民為榮。保羅卻提醒他們,「我們是天上的國民」,這是一個更榮耀的身份!

🍁資料來源:梁望惠。成人主日學聖經課程-使徒行傳與保羅書信。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py3eknwhk970873olb8p16l/comments
慧馨牧師與你一起讀經

2023-10-19
60:44
comments
No Rating

成主基要真理1敬拜2

🌸基督徒一定要上的12堂基要真理
1.第一課 敬拜 3-5
2.結語 預第二課

🌞三、敬拜的神學
上帝是敬拜的主體
禮拜: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啟示祂自己,與人的回應。
敬拜永遠都是從上帝開始
主角是自己-我?
是否有:時間?需要?
是否喜愛:講員?音樂?

不!NO!
馬丁路德:在敬拜中要做的是,主自己透過祂的聖經對我們說話,我們用禱告及讚美來回應祂。

*失焦 婚禮:新人,告別式:過世之人!婚禮與告別禮拜反應該成為佈道會。
上帝永遠是禮拜中的主角!

敬拜是對拯救歷史的總結與確認;拯救的歷史在基督介入人類的歷史中達到最高點,透過這種不斷重覆的確認,在聖靈的工作之下,基督繼續祂救贖的工作。Jaan-Jacques V. Allmen

聚會中經歷基督裡復活:耶穌說: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敬拜中基督徒再次經歷基督裡復活的奥秘拯救行動,復活不再是過去事件。長執會、聖歌隊、團契聚會等,每次聚會都帶有應許的,復活基督在一群信徒的當中仍繼續祂救贖的工作。

回想
禮拜當中,在聖靈的動工之下使人痛哭流涕?復活的基督繼續在信徒的當中,拯救的工作一直在每一次聚集的當下。

敬拜是教會的顯現 (epiphany of the Church),
幫助教會成為教會,幫助教會意識到並承認教會的本質到底是什麼。Jean-Jacaues V. Allmen

教會
主日在哪裡敬拜?家裡TV?
教會不是一棟建築物,是一群被上帝揀選拯救的人,聚集在一起就是教會。如果信徒不從世界出來聚集在一起,怎麼會有教會?
讓教會更像教會:由一群蒙恩的罪人/每一個不完全的人所聚集。真實的敬拜,主權-完全交給上帝,順服、委身事奉,教會自然地會更像教會。

🌞四、聖經中敬拜的典型

以賽亞書六1-10/敬拜的七要素
1-2:上帝的臨在
3-4:讚美的聲音
 5:認罪的告白
6-7:赦罪的確據
8a:上帝的呼召
8b:人的回應
9-10:差遣與宣揚

1.1-2:上帝的臨在
6:1烏西雅王逝世的那一年,我見到了主;他高高地坐在寶座上,他的長袍覆蓋了整個聖殿。
6:2在他周圍有天使撒拉弗侍立,每一個都有六個翅膀:兩個遮臉,兩個遮體,兩個飛翔。

上帝主動的臨在
6:1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實座上。進到禮拜堂的空間,上帝已經臨在。

2.3-4:讚美的聲音
6:3他們彼此呼應說: 聖哉,聖哉,聖哉!上主—萬軍的統帥!他的榮耀充滿全地。

6:4 他們呼喊的聲音震動了聖殿的地基;聖殿裡充滿著煙霧。
把榮耀讚美歸給祂
上帝是主角,注目上帝,讚美尊崇祂。

3.5:認罪的告白
6:5 我說:「我完了,我慘啦!因為我嘴裡的每一句話都不潔淨;我周圍的人所講的話也一樣不潔淨。況且,我還親眼看見了君王—上主、萬軍的統帥!」
認罪
人在聖潔的上帝的面前,意識到自己內在的黑暗-「那時我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

4.6-7:赦罪的確據
6:6 於是,有一個六翼天使向我飛來,拿著一把火鉗,夾住祭壇上燃燒著的炭,
6:7 他把那炭碰我的嘴唇,說:「這塊紅炭碰了你的嘴唇,你的過犯都消除了;你的罪被赦免了。」
認罪:認罪是基督教禮拜中重要元素:強調人的有限、人的罪;認罪帶來與上帝與人的喜樂與和好。當人認罪,得到上帝救罪的確據。

5.8a:上帝的呼召
6:8 於是,我聽到主說:「我可以差遣誰?誰肯替我們傳話呢?」 
上帝就開始說話了:聽不到上帝說話 ?罪成為與上帝之間的攔阻
在上帝的面前敞開自己內在生命狀況,讓上帝向我們真心地說話。

6.8b:人的回應
6:8我回答說:「我去!請差遣我!」
回應呼召:以賽亞回應上帝的呼召-「我在這,請差遣我」,上帝就清楚指示他要做的事。

7.9-10:差遣與宣揚
6:9 於是,他差我去告訴他的子民說:「你們聽了又聽,但是不明白;看了又看,但是不了解。」
6:10 接著,他對我說:「讓這些人頭腦糊塗,耳朵重聽,眼目昏花,以至於看不見,聽不懂,想不通;否則,他們就會回心轉意歸向我,而得到醫治。」

*故事narrative
主日禮拜不僅是程序 (program),更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敘述narrative):一個人與上帝相遇,生命改變的故事。

🌞結論:今日教會的更新方向
真實的敬拜
上帝說話,上帝呼召,帶給人新的挑戰。人勇敢地回應:「主阿,我在這裡,請差遺我!」
挑戰:生活方式、原諒人、接納傷害我們的人

敬拜-與上帝的會遇
信徒的生命改變,教會更像教會,教會復興,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我們

今天的我們一起改變生命,讓教會更像教會。注目禮拜的對象是上帝

琇玟老師:禮拜的對象是上帝,在真理的根基之下,禮拜應該有及豐富的表達方式。藉由禮拜設計者的巧思,將藝術巧思融入禮拜當中, 在創意禮拜中表達人與上帝的關係, 反思人生處境的信仰意義。禮拜是「看得見、聽得到的神學」,當美學、藝術、音樂與創造者連結, 深刻的感動自然而生,藝術、美學將帶我們更親近主。

第二課改革宗禮拜的特色
①基督教的禮拜:一種信仰內涵的表達
②加爾文在禮拜上的改革
③改革宗禮拜的神學特色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py3eknwhk970873olb8p16l/comments
慧馨牧師與你一起讀經

2022-03-28
53:55
comments
No Rating

成主基要真理1敬拜

🌸基督徒一定要上的12堂基要真理
1.課程導論與介紹
2.第一課 敬拜

🌞一、敬拜是教會生活的根基
敬拜是基督教信仰真理的第一課,因為它是基督徒信仰與生活的核心:上帝選召我們每一個人,最想要我們做的事就是敬拜祂。不但如此一間完整健康的教會,它應該至少包含五大功能團契、教育、傳福音(宣揚)、關懷(服務)、敬拜。敬拜是整個教會一切事工的根基,若以蓋房子來比喻,敬拜就是立下地基。若是地基穩固,樓房要蓋得多高都不是問題;若是地基不穩固,蓋得愈高的樓房往往倒塌的風險愈大。當我們今日思考同心建造教會時敬拜是整個教會一切事工的地基/根基。

1.敬拜是教會的開始
有一座山名叫橄欖山,離耶路撒冷不遠,約有安息日可走的路程,當下門徒從那裡回耶路撒冷去。進了城就上了所住的一間樓房,在那裡有彼得、約翰、雅各、安得烈、腓力、多馬、巴多羅買、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奮銳黨的西門、和雅各的兒子猪
大。這些人同著幾個婦人,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弟兄,都同心合意的恆切禱告。(徒1:12-14)

當一群被上帝選召的人聚集在一起,同心合意的敬拜上帝,向祂禱告的時候,教會就從這裡開始。

2.敬拜是教會復興的原動力
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徒2:42)
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爱。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2:46-47)

「遵守使徒的教訓」、「擘餅」、「祈禱」、「讚美』這些都與「敬拜」相關。初代教會時期聖經還未完成,使徒們從耶穌的生命,從祂所說的話語,領受一切的真理與福音,代代口傳下去。根據路加福音第24章,在耶穌死了被埋葬以後,有兩個門徒走往以馬忤斯的路上遇見一位陌生人,邀請他回家吃晚餐。當這位陌生人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這兩位門徒的眼睛才明亮,認出是主。耶穌在世的時候擘餅,吩咐說:「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守主餐不只是一個過去式紀念耶穌的死,更是與復活的基督面對面。這樣一個經驗,成為初代教會很重要的信仰經驗;門徒們每一次聚集擘餅的時候,都期待與這位復活的基督再次相遇。

初代教會的信徒聚集時,不是開會、不是討論要做什麼樣的事工,而是聚在一起敬拜。而且,不只是在聖殿裡面,他們敬拜是從聖殿到家裡,從家裡到聖殿,在家裡跟聖殿的敬拜都一致,這是一種把生活跟信仰緊密結合的見證。聖經上說他們「得眾民的喜愛」,所有不認識他們的人都很喜歡這些基督徒,因為他們的生命跟這個世界不一樣。
今日的教會要重新思考一個問題,很多人的敬拜只限於星期日,只有在教堂裡面,只是一個「禮拜天的基督徒」而己!可能有一些基督徒,禮拜天穿上最好、最體面的服裝來到教會,但是走出教會之後,在家庭裡、在職場裡,或是在學校裡,沒有人認出他們是基督徒。如果今天所有信徒的生命到一個程度:敬拜與生活連結一起,所有在周邊社區的人,都很喜歡我們這些信徒,這就是一種傳福音。

教會的復興是從一群基督徒敬拜的生活開始,因為當他們與上帝有和好的關係時,與其他的人也會有和好的關係,這就是健康的教會,上帝當然會把更多得救的靈魂加給他們。

二、基督教「禮拜」的定義
1.關鍵字:英文的敬拜 worship
每個宗教都有它的家教镇式,那麼基督教的禮拜與別的宗教有何區別呢?我們可從基督教常用的幾個關鍵字來探討。
第一個關鍵字是 worship,中文翻譯「敬拜」。Worship 的子根是worth,即「配得」「值得」、「可貴」,意思是我們的上帝是配得敬拜與尊崇的。為什麼呢?我們可以從幾處聖經經文來看:
我們的主、我們的上帝,祢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祢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祢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啟4:11)
上帝是創造萬物的主,包括你、我,我們的生命都是祂所賞賜的,我們不過是被造物。一個被造的生命在道位造物主的面前,只有向祂獻上尊榮和讚美。

上常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上帝不僅創造,祂對所造的萬物,特別是人,有一份很深很深的愛,愛到一個程度,甚至願意把祂唯一的兒子降世為人到我們當中,道成肉身為的是彰顯上帝的愛。出於愛,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然而被造物背離了原先祂創造的旨意以至於墮落,無法活出上帝要我們活出的生命樣式。上帝不捨,出於愛把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賜給所有的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國籍種族,使所有的人因著信耶穌基督能再次得著生命。

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其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6-8)

我們常說「我信主」,聽起來好像是人主動的決定。事實上我們的信心都是被動的,因為在我們尚未意識到自己的罪以前,上帝先主動愛我們,差祂的愛子耶穌基督來到世間,背負著我們的罪。當我們還不知道祂,不認識祂的時候,耶穌基督早已為我們死。我們不過是被動地回應這份救恩與創造生命的主連結,並活出上帝原先造我們、要我們活出的那份美好。

我們對上帝的瞭解會大大影響我們的敬拜。很多時候我們的敬拜往往是從人的需要開始:我求事業成功、我求婚姻美滿、我求病痛痊癒,我求……,但基督教的敬拜與別的宗教到寺廟求財求姻緣求飛黄騰達是很不一楼的。敬拜永遠都是從上帝先開始先認識到上帝做了什麼,以致於我們向祂獻上感謝讚美,祂配得我們來敬拜祂。

2.關鍵字:德文的敬拜 “Gottesdienst”
第二個關鍵宇是德文的敬拜 “Gottesdienst”(上帝的服事),"dienst"最接近的英文字是 “service",意指「為他人而做的事。它的字源來自拉丁文的 “servus”,指「一個服務人的奴僕」。道個德文的翻譯最接近聖經希伯來文或希臘文的翻譯是「事奉」或「敬拜」,我們可以在聖經中找著:

上帝說:「我必與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之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worship)我。」(出3:12)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進去見法老對他說,耶和華這樣說,容我的百姓去好事奉(worship)我。(出8:1)

「事奉」和「敬拜」其實是同一個字•然而中文卻無法表達這個字,在希伯來文當中比較接近的英文就是“worship"。

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悦的。你們如此事奉(worship),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1)
何況基督藉著永遠的靈,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上帝,祂的血豈不能更能洗淨你們的心,除去你們的死行,使你們事奉 (worship)那永生上帝嗎?(來9:14)

這個字讓我們對敬拜有更深的理解,它是指敬拜者與上帝之間的一種關係,敬拜者必須像一位僕人,必須聽命於上帝,對上帝絕對的順服。教拜者必須確認上帝是祂生命的主宰,遵行上帝的旨意,上帝要我們如此教拜、事奉祂。這個字給我們很深的反省:有沒有可能我們每個主日都來做禮拜,但是我們的生命主權並没有完全交託給上帝?會不會有些人在教會做了很多服事、事奉,可是仍然將生命的主權緊擢在自己手裡?今日的教會問題重重,癥結在於有太多的人想當上帝。上帝要的不是一場禮拜,也不是做很多事工,祂要的是與我們建立關係,這是基督教與其他宗教很不一樣的地方。

3.Celebration (歡慶、慶祝)
第三個關鍵字是 "Celebration”,這個字要特別小心,如果没有掌握它真正的意思,很容易造成基督徒對禮拜的誤會。人們之所以歡慶,是因為有好消息。整本聖經,特別是新約說好消息就是「福音」,即上帝在耶稣基督裡所資賜給人們的救恩。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人們的當中,為人所做的一切事奉,為人們死,不但如此,基督更從死裡復活,戰勝黑暗和死亡的權勢,這是福音的好消息。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曲,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路4:18-19)

所以,歡慶是當聽見並接受福音之後。很自然的一種反應。這也是基督徒聚集敬拜時之所以慶賀的主要理由。當我們明白歡慶的内容與原因之後,當注意以下三件事項:

1.歡慶用於基督教的禮拜時,它與音樂的節奏、禮拜的氣氛没有關係。
2.慶賀(celebration)不見得總是指歡笑的,它也有可能是帶有眼淚的。
3.慶賀不應只侷限於某些場合而己:婚體中我們慶賀,葬體中我們也可慶賀,因為基督的復活帶給我們永恆的盼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0p3n8ks0nzu0858zkxhaooy?m=comment
慧馨牧師與你一起讀經

2022-03-13
90:09
comments
No Rating